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继往来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九章 进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徐士林在两军混战中见看守城门的敌军无暇顾及城内,便组织城内军中身体强壮的军士和没有受伤的将领集合到一起,准备出城参战,增援城外晋军。

    城门打开,徐士林帅众杀了出来,他带兵一出城门,后面的城门马上被关上。怕辽军趁乱攻入城中。因为城中所剩的只有老弱病残伤的,为数不多的兵力,根本没多少抵抗能力。

    徐士林出城前就做好了拼死抗敌的准备,也做好了打不赢誓不回城的打算。徐士林带出来的兵也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能赢不能输。所以都想着要是打起仗来,定要拼死搏杀,英勇杀敌,杀一个不赔本,杀两个赚一个。

    守城门的辽军正专注的观望阵前的两军战况,忽听有城门开门的声音,又忙都转向城门方向看,就见城门大开,城中冲出一队晋军,辽国的围城门的官兵忙拿起兵器同出城的晋军战到一处,此时城下也成了另一个战场,两军也不分兵对兵,将对将了,已经打的一片混乱,正战的激烈中,忽听辽军中有人大喊:“上方下令,让我们撤…,快撤。”

    围城门的辽军和出城的晋军正打的难解难分,听到有人说让回撤,辽军立时乱了阵脚,边应战边向远处战场望去,只见自己的军队已经战败,正向宁远县城方向溃逃,自己这边马上要腹背受敌,辽军守门的主将忙跟着下达撤退的命令,辽军众人知道此时不快跑只能等死,便也如潮水般退去。

    徐士林带的城中晋军见辽军败退,立时斗志备争,一路追,一路杀,辽军只顾逃跑无心恋战,又死伤无数,追出十几里地,追出城的晋军队伍前队和后队已经拉出了很长,此时徐士林带着部将和兵士杀的正在兴头上,并没有考虑,如果辽军杀个回马枪,晋军首尾不能兼顾,必然会损失惨重,直到接到刘瑞派来的传命兵传来上峰的命令,不许再追,即刻原路返回,军令如山,再舍不得放跑辽军也不行,只得领命停下,后队变前队,往暨远县城方向返回。

    日落西山,刘瑞见战斗结束,着先前派人按马跑的方向去找高老将军的人还没消息,只能命军士打扫战场,将双方死了的人分别掩埋,抬上受伤的兵士送进城中。

    天色渐黑时刘瑞带领大军要进城,百姓们奔走相告。高兴的人们犹如过年。街道上大军、百姓,人潮涌动,城中军民一片欢呼。

    高云飞虽然伤口未愈,但坚持让人抬着他去城墙上观战。见晋军得胜,高兴不已。让人抬着,亲自带人出城迎接大军进城。白凤奇也带着衙役来到城外迎接凯旋而来的将士。

    高云飞被人抬着站在迎接的人群最前边,一眼看到走在队伍前的刘瑞,拱手施礼道:“见过齐王殿下,恕在下伤势未愈,不能下来给您见礼”。

    刘端忙抬手示意道:“将军有伤在身,不必多礼”。

    后面的军士和白凤奇听见高云飞给见礼的人是齐王殿下,都跟着紧随其后躬身的行礼:“参见齐王殿下”。

    刘瑞面色谦逊平和,招手示意众人:“平身”。

    白凤奇是头一次见刘瑞,只见刘瑞骑着一匹枣红色骏马。十八、九岁的年纪,宽肩细腰,上身笔直的坐在马上。容貌俊美异常,虽然年纪不大,但周身却有一种迫人的王者之气,肃然若寒星,眼中蕴藏着锐利,让人不敢直视。

    白凤奇同众人行礼后,趋步上前报上名姓官职后请刘瑞随自己去县衙休息。

    刘瑞见他是暨远县令。知道是李明月的舅舅,不免多看了几眼。见他是一个三十八九岁的中年人,温润如玉。翩翩君子的模样。冷峻的神色,变的温和起来。点头让白凤奇头前带路。

    高云飞也让人抬着走到刘瑞身边略落后半步陪着,小心的问刘瑞可见到自己的父亲。

    刘瑞边走边把高振和耶律佑打仗时,如何马被击中,奔出战场的事简单说了一遍,并告诉他,让他放心,已经派人,顺马跑的方向去寻找了,不久就应该会有消息传来的。高云飞听说父亲被惊马带走。心下甚是担忧。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等待消息。

    刘瑞被安排住进县衙后院白凤奇家内宅里,白凤奇家整个内宅都被刘瑞及带来的护卫占了,外人不得入内,原来住在白凤奇家的养伤的将领们被安排去了别处。只留高云飞依然住在县衙内的外院的东侧厢房里,白凤奇还住在高云飞对面的西厢房里间。县衙内的外院与白凤奇家内宅还隔着两道门。

    县衙大堂依然作为临时的指挥所。安排就绪,高云飞派人去叫来军中的厨子去后院给刘瑞做饭,被刘瑞婉拒了。说自己带着厨子来了。米粮也是自己带来的,让高云飞好好养病,不用替自己操心。

    刘瑞安顿下后,派人找来高云飞、徐士林、白凤奇让他们安排人接手运来的粮食,并安排城中救灾事宜。

    第二天早上,兵士们在城郊的树林中找到了摔伤的高振,并把他抬回城中。高云飞见父亲这么大年纪了,还遭这样的罪,很是心疼。将父亲安排在自己住的床上。自己睡在外间侍卫住的地方守着父亲。

    刘瑞见高振被抬回来。赶过来看望高振,见高振没醒,嘱咐军医一定治好老将军。便回去了。

    一整天人们忙着做饭犒劳将士,让将士们吃顿饱饭,又布置各处搭粥棚给城中百姓施粥。直忙到天黑刘瑞等人才回到县衙,这时听说高振已被救醒了,又去高振住的房间看望他,并安慰他好好的养伤。

    高振见刘瑞来看自己,忙感谢道:“这次多亏了殿下帮我带军,才没有导致军中因没主帅带来混乱,真没想到殿下的武功如此了得。听说殿下竟然打败了辽国最厉害的耶律佑父子二人。若没有殿下,今天的两军交战。我被惊马带跑。这场仗根本没有战胜的把握。殿下力挽狂澜。不但挽救了局面,还将敌军打跑了,此战殿下居功至伟,当受老夫一拜”。

    说着忍痛支起身,跪在床上,行叩拜大礼。

    刘瑞上前扶起高振道:“老将军不可行此大礼。能赶走辽军,还是仰仗老将军平时治军有方。使将士临危不乱,也是晋军上下齐心协力奋勇杀敌的结果。本王何德何能贪此大功。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而已。北地是老将军镇守之地,众将士都等老将军醒来再做定夺,看下一步将如何进行,如此只能耽误老将军安心养伤了,今后的战事还要靠老将军指挥,本王也要多留在此处几天,看看今后的战况,也好回去向皇上述说一二,如有用着本王之处,老将军尽管说”。

    高振道:“殿下太过自谦了,我听说是殿下及时打出暗器,才从耶律佑手中救了老朽,老朽从心里感谢。不管怎样说殿下的大功老朽心中有数,殿下已经帮很多忙了,老朽怎敢再劳动殿下,这次的伤,只是被树枝刮了几下,受些皮外伤,无碍的。养两天就好了,不会耽误部署夺回失去的领土的”。

    刘瑞赞道:“老将军不愧是国之栋梁,身先士卒,处处为国着想。”

    刘瑞又看向高云飞道:“高将军和受伤的将士都受苦了,如今城里缺医少药。恐怕耽误了很多伤兵的医治,我来时因不知道北地有了战乱。只随身携带了少许自己临时常用的药,已经拿出来给了军医。到了省城。由于急着赶来看前方战事如何,也忘记让孙大人准备些药品。我进城时见城里受伤的将士很多,我已经派人到附近县城去筹集药材了。现在只能等着各地药材运进来才能救治伤兵了。”

    高云飞道:“王爷还不知道。虽然缺医少药,但这次我和军士的伤并未被耽误治疗,多亏了县令大人的外甥李明月给出的方子,才让伤兵的伤口不至于恶化。现在有些轻伤的,都慢慢的有了好转。

    刘瑞一听李明月的名字,心下一动,便问道:“李明月?县令大人的外甥?可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公子?”

    高云飞道:“看上去有十三四岁。长的漂亮的让人移不开眼。”

    刘瑞烦闷的道:“她一个百姓怎么会参与进来的。”

    高云飞道:“我那日伤重高烧不退。伤口化脓腐烂。城中的郎中都束手无策。正赶上他来衙门看他舅舅。听说了这事,就出了个方子。没想到,用她的办法去去除了脓血坏肉,第二天,我的高烧就退了。我问他在哪本医书上看的。他竟说是在画本子中看到的,真是奇事。”

    刘瑞奇怪的道:“她用什么办法治疗的,竟比大夫还强?”

    高云飞就把李明月用粪便中的蛆虫取来吃腐坏的肉和脓水的事跟刘瑞说了一遍,又道:“王爷知道这几天暨远县城是如何保住的吗?也是因为他出的主意。此人别看年纪不大,能耐不小,他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现在他还太小不能随军。等他再大一大,我定要向皇上给他求个职位,让他在北军中效力。”

    高云飞心想:自己得先把人耗下,别人就不好意思抢了。

    刘瑞听高云飞说等李明月长大些,让她在军中效力,真是哭笑不得,知道绝无可能,也不说明。只问道:“他出了什么主意?让暨元县城多保住这几天的。”

    高云飞把军中箭矢如何短缺,李明月是如何出的主意,如何火攻辽军。又如何躲避辽军摇臂车。跟刘瑞详细的说了一遍。

    听了高云飞的讲叙,不光刘瑞感到吃惊,就连身后跟着的郑功明和魏林也吃惊不小。

    刘瑞忙完回到休息的地方,让清风发信号给跟随李明月的暗卫,让暗卫来见自己。

    刘瑞端着茶。慢慢品着。等着暗卫的到来。想着高云飞说的李明月所做的一切,心想:真是低估她了。想不到她会有这么大的本事。连高云飞都欣赏她。一想到高云飞要让她到他的军中效力。又想到她一个女孩儿家抛头露面的跟那些男人打交道。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不舒服。即然自己认定她了,必须跟她谈谈,让她同意进府,免得被别人惦记了去。”

    正想着清风来报:“爷,暗卫甲一来了,现在正在门外等着传见。”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