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冥界奇谈之鬼王传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七十章 五皇(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暂别那些不识趣的协管,整个徒府鸦雀无声,略显空旷,走了好一会儿才见到人影,老妈妈将鬼沉灭引荐给一个小丫鬟就回了前堂,看守院落的仅有几个婆子,另有三两个丫鬟坐在门廊上闲聊,四五个小厮也躲在树荫里玩耍。

    院子虽然陈旧但也算干净整洁,丫鬟们说老两口住在内院,外院是徒无念、徒无情、徒无名的居所,但现如今都搁置了。

    老使臣又嫌人多闹得慌,就遣散了大批家佣,只留下几个看院子的、几个厨子、几个丫鬟和小厮就完了。

    当鬼沉灭问起城主的事时,那两个带她进内院的小丫鬟都闭口不谈,但余欢是知道的。

    “这老使臣为人和善,治理起行尘之城也是如此,从未严苛过,你也应该知道,在这里,不严苛就等于无威严,你且说文臣所在的池环城那里要比这里复杂的多,乃是三界鱼龙混杂的地方,但也从未有人这样怠慢,战神所在的安江城就从未如此过,因为没人敢放肆。”

    耳朵虽听着余欢这样说,心里却并不赞同她的话。

    “那贝者司的事,不就在池环城嘛。”鬼沉灭说。

    “贝者司是贝者司,那样的人哪里都有,但那都不是明目张胆敢和官府对抗的,他贝者司再怎么无赖,那也不敢直接上位成为城主,但这里不一样,我想你也看出不一样了,这里实权位移了。”余欢说。

    是啊,实权位移了,鬼沉灭何曾没看出,但这一切岂不都是自作孽吗?他老使臣没那个眼力选新人接任,徒无念也是瞎子吗?还是这么大一个行尘之城变成如此,他地皇没看见?

    那两个丫鬟见她自言自语,都不敢搭话,就这么一路走到绿荫环绕的小亭子,才见到了传说中恩爱的那对老夫妻。

    茶杯里的水添了又添,老使臣是喝了一杯又一杯,那种由于焦虑引发的口渴干扰着他的思维,关于徒无名,他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但是常规的那套说词已经无法糊弄眼前的这个人了。

    “关于无名的事,鬼王知道多少?”老使臣干了最后一杯凉茶,眼神有些闪烁。

    “混生子。”鬼沉灭言简意赅的说。

    “既然如此,鬼王还要知道些什么?老夫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告诉你了啊?”

    “我这次来呢,其实想了解一下她的身世,您能详细的讲一讲这位混生子吗?”

    “这?这......这有什么好讲的呢?无非就是两界的混生嘛,老夫不太明白鬼王的意思。”

    鬼沉灭有些愣了,混生子想成为合皇谈何容易,偏偏就砸中了徒无名,不对......看这老使臣的反应,难不成他只知道是混生子?五皇的事只有历朝历代的君王知道,他怎么能知道呢?鬼沉灭摇头浅笑,心想这趟算是来的无意义了。

    “无名是九掌的事,想必您知道吧?”见老使臣点头,她接着说:“我现在还在她手下,九掌里的人,除了我,都很听她的。”

    老使臣笑着摇了摇头说:“还不是有无念和太子罩着嘛,混了个九掌当当。”

    “他不知道她是合皇的身份?!”余欢大惊。

    “无名自幼听话吗?听说和无情闹了矛盾?”鬼沉灭如此问。

    “听话,家里啊,数她听话,无情那孩子肚量小,看我们惯着无名,她就闹情绪,闹着闹着就离家出走了,这不,好几年都不回家看看。”老使臣叹了口气,看着坐在小亭里的妻子,接着说:“这不,就因为无情离开,老婆子便病了。”

    老使臣没有聊到徒无名身上,没有聊混生子,而是聊起了三个孩子年幼时的一些事,鬼沉灭一边听着,一边想要不要把合皇的事说出来,招徒无名入伙,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虽说寇雨霖另起炉灶,称为寇皇,明着看是一股势力,可不细算这股势力的重要性,且不说原五皇的事,单单蹦出来一个‘六皇’就足以平分天下了,地族若是要赢,就必定要争取,因为海族照样是要争取寇雨霖的,她虽算不得原皇,但旗下人数却是不少,地族若不利用徒无名这合皇的身份,要怎么与之对抗呢?混生子的人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凡是拿出来一个,必定是个身怀多术的佼佼者,若是在精神上刺激一下徒无名,让她向内开发灵术,那地族准能胜出,不过若是将龙族,天龙龙辰争取过来,那三界的妖怪,恐怕没有一个敢不听他的吧。

    “鬼王若是想听故事,那老臣说说就是了,这事原本是要埋进土里的,不过看鬼王的样子,恐怕我这孩儿成了什么关键了吧。”老使臣说着,将壶里的茶都倒进了杯中。

    “这要从何说起呢?这故事很长啊。”老使臣咂吧了一下嘴。

    “那就从我年少时开始讲起吧,鬼王可别嫌我磨叨。”

    “我呢,就是行尘之城人,记得,当时的国号还是‘福泽’,而沐骨当时也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他父亲称帝六十年,期间也算是天下太平,我呢,出生于福泽五年左右,人类所生却是一堆妖怪把我养大的,不知道父母为何将我抛弃,但在那之后我没找过他们,他们也没来找过我,那群妖怪是在池塘边找到我的,哭声很响,双手不停的向篮子外面抓,最后竟翻进了鱼塘里,故而他们叫我徒鱼。”

    “山沟里有一个大院子,那里住满了从各地捡来的孩子,大的小的人类妖怪都有,甚至还有那些天族、海族的弃婴和三界禁止的混生。这里虽归行尘之城管,但因为地处偏僻,根本无人问津。婆婆们对所有孩子都一个态度,不冷不热的,就这么凑合过着。这里的孩子大都不识字,不是不愿意学,只是教认字的婆婆太凶了,没人敢学。每当年末,远行的哥哥姐姐们都会回到这里,给我们讲讲外面的故事,从而使我萌生了想和恶婆婆学字的念头,也是如此被她吓唬了七八年。”

    “她说外面的世界脏的很,累得很,只要稍微犯错都会被处以死刑。我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得来的那么多的偏见,有时甚至怀疑她到底有没有出去过,直到我十四岁那年夜里悄悄溜出去,便再也没有回去过。你或许会问我为什么没回去看看他们,不是不看而是怎么找都找不到那座山和那个院子,无论向谁打听,都说不知道,像是消失了一样。”

    “外面的世界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或好或坏,喜忧参半,各过各的人生。那时的行尘之城是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致,大街上总会传来不绝于耳的叫卖声,我为了谋生,也是个人兴趣,找到了一家书馆,做起了书童。也是那时才知道,这一年是‘福泽二十年’。在这一年我读遍了书馆的所有书,自以为学识渊博,常给借书者讲解书中奥秘,当看见他们脸上露出崇拜的表情时,虽然得意却也很清楚,我是在卖弄。久而久之知识储备便没那么丰富了,书馆老板瞧我机灵好学,向我推荐了一条明路,去使臣府做门徒弟子,我本想奔赴池环城前往文臣府求学的,但书馆老板说,文臣魂家从不收门徒,去了没前途,还容易被那里的民风带歪了,他说在地族唯有文臣府不收门徒弟子,劝我打断了这个念头,过后又说了不少关于当朝使臣的好话,什么食宿免费啊,增长学识啊,说不定以后还可以谋一官职等等,那时的我也动心了,索性辞了工作,前往使臣府,殊不知在这百人学徒中,我成为学识最低的人。”

    “后来才知道,书店老板是想让亲戚家的孩子在店里工作,才将我打发了的,如今想想还真要谢谢他。福泽二十一年,初冬,我提着铺盖,穿着破陋的草鞋,用攒了一年的钱报考,剩下的钱买了件二手的长褂子,就这么在人群中乐此不疲的穿梭,直至走到榜贴的最后头,才瞧见自己,最后一名也算是成功通过一审考试了。整个使臣府管理特别严格,前五十名被分到了尚德院,后四十名被分到了中兴院,倒数十名被分到末班房,虽说同在一处念书,但待遇却天差地别。”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