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03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继往来

章节目录 第一百六十四章 变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刘琮即是皇长子,又有皇帝圣旨,即便重臣们心中存有很多疑虑,谁又敢在将来的皇帝面前提出质疑。都纷纷躬身应和。

    今夜注定是一夜无眠。宫中各大小宫殿。都装点上了白色。朝臣们都聚集在外朝的议政殿外,三五成群地议论着这次皇上的突然离世。只见两个手执长鞭的太监从两侧的偏门中走出,长鞭在空地上。甩出了叭叭的响声。朝臣们停止了议论,分文东武西站在大殿台接之下,宣旨太监双手捧着圣旨站在台阶之上正中。高声唱和道:“圣旨到。”

    众臣跪下听旨。当听说皇上将皇位传给三皇子刘琮时,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论长幼之序,三皇子为长子,被立为太子无可厚非。但论才干人品。却非四皇子莫属。人们虽然心中觉着皇太子之位。应该传给四皇子。但有圣旨在,再无一人敢有异议。忙跪倒磕头三呼万岁。

    内阁着礼部办理新皇登基和皇上发丧一事。

    刘珏在北地因为一直没找到李明月,推辞了回京的时间,这边因找不到明月心急如焚,那边还要想着找怎样的理由跟皇帝解释拖延回京的原因。正在烦恼中。就接到京城的来信。说皇帝驾崩了。让他速回京奔丧。

    刘珏听到皇帝驾崩的消息都蒙了。想着自己走是父皇身体好好的。这才不过几日,怎么就驾崩了?京城是不是出现了什么大的变故?便同高振和高云飞谈论这件事,并作马上回京的准备。

    高振道:“刚才你二舅父来的密函也到了,信函中说,三爷去见皇上时,皇上还好好的。不一会儿便昏过去了,太医院的人诊出皇上似有中毒迹象,还没查出真正病因,当晚皇上就去世了。我总觉着这里边肯定有问题。皇上正值盛年。身体平时并无大碍。怎么会突然去世?此次,你回京千万多加小心。身边一定要多带人手。切不可大意。不官发生什么,保命要紧。有我和你大舅在这里做你的后盾,他明着不敢对你怎么样?你千万要防着暗中黑手。”

    刘珏道:“我会小心的,外祖父,现在我也觉着父皇死得有些蹊跷。三哥这人平时就很阴险。又是个肚量小,不容人的人。不管有什么危险,这次我都不得不马上回京,作为人子,必须以孝为先,回京奔丧是应尽的孝道。”

    高云飞道:“我会把我军中武功高的人挑选出来,扮成小厮和护卫陪在你身边一路保护你回京,回京后不必遣他们回来,让他们留在你身边,也好让你多层保障。”

    “好,依大舅舅所说。”

    三人又说了一些可能遇到的危险,该如何解决等事宜,刘珏又交待高振和高云飞,他走之后,不要放弃暗中查找李明月,一有李明月的消息要第一时间派人告诉他。高振和高云飞答应了。直至深夜方回去略休息一会儿。天刚蒙蒙亮,便整装出发。

    一行人离了暨远县行了两天,走到群山环绕的无人之地,从山间树林中有几百个蒙面人向刘珏的队伍冲过来,见人就砍,招招都奔要害,多亏高振派的军中武功好的伴在其中,这些久经沙场的人,以一敌十,并不惧对方人多。一阵撕杀。终于将对方击退。

    刘珏知道这些人必是三哥派来杀他的。心想,他已经做了皇帝,还这样不依不饶的赶尽杀绝。自己若真的到了京城,早晚都要被他害了,不如自己早做打算。不能这样坐以待毙,束手就擒。

    一路上又碰上两波来刺杀的,刘珏带的人也死伤了十之五六,但还是顽强的将刺杀的人击杀殆尽。刘珏等人掩埋死者,再安排好伤者,一路耽搁,刘珏再抓紧赶路,还是晚了两三日才到京城。

    刘珏知道自己处境堪忧,进京后不敢耽搁,先去朝中拜见未来的新皇。

    刘琮坐在龙椅上,阴着脸看向刘珏道:“遇到这种大事,你不昼夜不歇的赶路提前来京,居然在路上贪图享受,比正常赶路还要晚几天才到京城。论君臣,你的礼义呢?论父子,你的孝道呢?我问你都到哪里去了?”

    刘珏伏地叩头道:“都是弟弟的错,北地离京山高水长,流民众多。前行艰难,所以才晚到京两三日。望皇上谅解。”

    刘琮道:“有错就是有错。不认错也就罢了,还敢找出这么多借口来为自己开脱。先不说朝事,只说家事,你不一路紧赶,回来奔丧,是不孝,即然有错,那就当罚,等父皇安葬完,就罚你去先帝陵园守陵三年吧。你可还有话说?本王说的你心里可服气?”

    “在下,无话可说,心里是服气的。”

    “众爱卿可有异议?”

    底下众臣互相看看,觉着因为这点小事,就被罚守陵三年,未免太过严重。但众臣知道刘琮是睚眦必报的性子,都不敢出来替他求情。

    高云湛见无人出班替刘珏说话,只得硬着头皮,欲出班为刘珏求情。

    刘珏看向他摇摇头,示意他不要出来。

    高云湛只得退回站好。

    “即然你们都无异议,那就这么办了。”

    刘珏叩头谢恩,规规矩矩的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新皇登基仪式在礼部的安排下全部完成后,接下来是为先皇办理丧事,先皇随身太监郭通,因伤心过度,随先皇而去,皇帝为表示其忠心可嘉,特赐,先帝陵墓外安葬,永远陪伴先皇。

    送先皇入陵寝时,新皇为表孝道,亲自捧着先皇的灵位,将先皇送入皇陵。

    刘珏直接被留下守皇陵,被告知不必再跟着回到京城。

    刘珏没想到自己的护卫都没来得及带就被留在皇陵守陵。好在身边还有一个侍候的贴身内侍高近在。

    天色已晚,有内侍传话,让各部准备好,启程回京。

    刘珏忙暗中嘱咐高进快些潜入回城的送灵队伍,回城传消息给墨菡,让墨菡多带人手来陵园保护自己。

    高近怕自己走后无人伺侯四爷的起居,更无人保护四爷。将自己的想法说与刘珏听:“爷,现在在您身边没一个自己人,皇上对您虎视眈眈,您一个人留在这里,奴才走也放不下心呀。”

    “外边那么多禁卫军,就算你在,一人也难敌四手,也顶不了多少力,以后日子还长呢,你不尽快找人来,我在这里更危险。你速去速归,我会注意的”。

    高近无法,只得听刘珏的话,潜入回城的太监队伍中。由于人实在太多了,高近穿的又是和宫里人穿的一样的太监服饰,并为引人怀疑,顺利的跟随大队伍回城了。

    刘珏回到了给自己安排好的起居室,让留下来侍侯的宫人都退出去,不用在此伺侯。等宫人走后,刘珏环顾四周,见屋中房梁很大很宽,可以藏人,晚上可以在上面休息,免得下面的床离门近,遇到危险等反应过来就迟了。

    不一会儿,听到有敲门声,就听外面的内侍问道:殿下,厨房送饭菜来了。

    刘珏走过去开了门,五六个内侍鱼贯而入,只见端洗手盆的将盆子放在盆架上,拿食盒的将饭菜摆在小厅的方桌上后垂手侍立在两侧。

    刘珏见他们做完应做的事,道:“我吃饭时不需要人侍侯,你们都出去吧,不叫不用进来。”

    众人躬身应:“是”。便纷纷退了出去。

    刘珏看一眼饭菜没动,因中午吃的饱,现在还不饿,躺在床上休息,养足精神,以免因劳累晚上睡的太死。

    月上中天,刘珏睁开眼睛,熄灭烛火,将长衫下摆掖在腰间。纵身一跃,跳上房梁坐下。取出身上藏着的,高近偷拿来的饼和水囊。吃几口饼,喝一口水。权当充饥。半块饼下肚,收起食物和水囊,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躺下,听这外面的动静。

    刚躺下不久,听到门栓被轻轻拨动的声音,刘珏抬头借着微弱的月光向下望去,门开了,进来一个黑衣人,桌上偷吃食物的老鼠见有人进来,跳下捉来四散逃走,倒把进来的黑衣人吓的心胆俱裂。迅速而慌张的走到床前,举起手中匕首向床上被刘珏用枕头搭出的人形胡乱扎去,扎了几下,便又迅速离开。看这一波操作,能看出此人胆小,没数过什么训练。这人应该不是护军,应该是留下来,伺候自己的内侍。护军没参与就好。

    天蒙蒙亮时,刘珏看一下房间,方桌上的食物都被老鼠吃的干干净净了,到省了自己倒掉了。跳下地来,推门走了出去,呼吸一下山中的新鲜空气,活着真好。

    刘珏叫来守陵的护军首领,将昨晚的事说与首领听,首领吓坏了,马上布置人手保护刘珏安全。

    一连几日,天天刘珏白日出去到处走走,夜间睡在房梁上,至于送过来的饭菜,刘珏一口没敢吃,都喂了房中的老鼠了。

    终于盼的墨菡带人和食物来了,刘珏命人另设厨房,用墨菡带来做厨子做饭供自己和墨菡带的人吃。原来房中侍候的人全部遣出去,不许进自己居住的院落。

    刘珏终于能安心过自己的平静生活了,不再怕自己哪一天见不着第二天的太阳了。

    就在墨菡带人来的半个月,刘珏像往常一样,轻松的起来洗漱吃饭。高近侍侯刘珏系腰带。刘珏抬着手,眼晴无意识的四处闲看,忽见角落中有一只小老鼠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心下生了疑,此处没有下鼠药,也没有灭鼠。为什么会有老鼠死在这里?

    忙让墨菡派人出去暗察,是不是外边有人下了鼠药,老鼠吃完后跑到自己房间的。

    派去的人回来报,外面没人投鼠药,外面依然有胆大的老鼠不怕人的到处窜。

    刘珏让人在房中找出鼠洞,挖开寻找鼠窝,却是一路又有几只死鼠,打开鼠窝,连小鼠一共死了十几只在窝中。

    别处没有死鼠,偏偏只有自己的房间中的老鼠都死掉了。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他们前几天送来的饭菜是有慢性毒药的,被老鼠吃掉,才导致他们慢慢死亡。明明看到父皇棺椁的那一瞬间,想到那个位置不好坐,自己已经认命了,只要他给自己活路,自己便不去跟他争皇位。再此看守皇陵期满后,给自己一块封地,自己安稳活一生就行。他就连这么一个小小地生的希望都不给自己留。非要赶尽杀绝。

    刘珏越想越气,心中怒火中烧,既然你不仁,也别怪我不义。

    先皇入陵寝后,三七是皇帝带众臣去太庙祭奠的日子。

    刘琮正为所有事都随着自己的心愿而暗喜,真是事事没有不合心意的。突然又想起刘珏和刘瑞,好心情一下变得不好了,不知为什么刘珏现在还没有死讯传来?刘瑞又不知被父皇派到哪里去了?不知所踪。这俩人终究是自己的心腹大患。心里盘算着找机会弄死刘珏和刘瑞。那就大事完毕,安心坐稳江山。转念一想,现在自己是皇帝,他们不过是蝼蚁,不足为患。这么想心情又舒畅起来。走起路来脚步都轻快了。

    祭祀完,出了太庙。刘琮在众随侍的簇拥下走向龙辇,抬脚要上龙辇,不知何故突然脚下一滑,险些跌倒。内侍和身边的侍卫纷纷去扶。一把尖利的匕首瞬间没入了他的心脏。他在愣神间,便被众人抬进龙辇。宽大的衣袍挡住了伤处,后面大臣只看见新皇险些跌倒,被扶起上了龙辇,并未发现新皇被刺。

    众人随着皇帝回皇宫,到达议政殿,内侍上前掀开帘子,请皇帝下辇,只见皇帝胸前的衣服已被鲜血浸湿。随着内侍的一声尖叫:“皇上,皇上遇刺了。”

    靠前的是几位位高的朝臣,全上前查看。皇帝刘琮已死去多时。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还是季相年长位高遇事冷静,众人只得推举他来主持。季相命人先把新皇抬入先皇停灵的和顺殿中,再招集两大外姓王,现在朝中的三个国公爷和六部尚书、右丞相等人到议政殿偏殿中商议接下来的事宜。

    此时朝中只有四皇子和七皇子在京,六皇子无人知道被皇上派去了哪里。本着国不可一日无君。七皇子在京还小不堪大任。只有四皇子在皇陵最近,而且贤名在外,且他母妃在宫中位分,现在是最高的。不管从哪方面说。最佳的皇上人选,都非四皇子刘珏莫属,几位重臣心里虽然忌惮着高贵妃的母家兵权在握,无人能与之抗衡。而且这次皇帝被杀,人们心里也有几分猜测,只是口中都不敢说。若选其他人做皇帝,是否能坐稳,还会不会像刘琮一样。没做几天皇帝又被杀了,还真不敢确定。与其让国家动荡,朝臣不安,不如先都放下私心,请回刘珏继承皇位。朝廷至此又一次迎来了一位新皇。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